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中小企业车间现场管理五要素

车间现场管理概述
一、现场管理的概念
1.现场的概念
现场包括“现”与“场”两个因素。所谓“现”,是现时、现在的意思,强调时间性;所谓“场”,是地点、场所的意思,强调区域性。将“现”与“场”结合起来,就体现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对纺织企业而言,现场就是正在从事纺织产品生产的场所,即习惯上简称的车问、工段(轮班)、班组生产第一线。当我们走进现场,首先看到的是生产的场面,这里工序多、机台多、车辆多、容器多、人员多,到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2.现场管理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即对生产现场的各个要素,包括人员(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信息(Information)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控制,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求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地进行生产,简言之,现场管理是进行人、机、料、法、环、信(4MEI)的管理。
从狭义上讲,现场管理是将生产场所营造出文明、清洁、和谐氛围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5s活动、定置管理、目视管理和清洁生产等内容。纺织企业的现场管理,通常是狭义上的现场管理,也称之为文明生产。

二、现场管理的意义
1.塑造良好形象,赢得客户信任
生产现场是企业形象的综合反映,一个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畅通无阻的生产现场,会给客户留下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交货期准时的良好印象,更能赢得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反之,一个脏、乱、差的生产现场,则会让客户皱着眉头,拂袖离去。
2.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
在生产现场,如果员工都能按标准化作业,设备不带病运转,物品摆放有序,看不见跑、冒、滴、漏的现象等,无疑会带来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成果。
3.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整洁、文明、和谐的生产环境,能使员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并且还会更加关心团队、爱护团队,愿意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现场管理的特点
1.基础性
纺织企业管理一般分为三个管理层次,即最高领导层的决策性管理、中间管理层的执行与协调性管理、作业层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秩序、产品质量、消耗水平和经营目标。
2.整体性
现场管理是从属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小系统的外部环境就是整个企业,并且逐步延伸到销售市场。因此,现场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要求自身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具体要求必须符合企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
3.全员性
现场管理处在生产第一线,大量琐碎的工作涉及车间乃至企业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第一线的工人参与,还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去关心、组织和指导,即全员参与、群策群力,这样才能使现场管理落到实处。
4.规范性
现场管理要以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行为规范为核心,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要求。如对机台的清洁、物品的摆放、车辆的通行等,都要有规范化的要求,并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方法等。

车间5S活动
一、5S活动的概念
5S活动是发源于日本、流行于世界的一种现场管理活动,相当于我国纺织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因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词,在日语的罗马字拼音中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5S活动在日本和西方企业中的推行,有一个逐步发展、总结、提高的过程。先从3S开始,以后逐步充实达到4S,最后增加为5S。这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而且按照文明生产各项活动的内在联系,逐步由浅人深地提出要求,把各项活动系统化和程序化了。5s活动总结出一个重要结论,即提高员工素养是全部活动的核心和精髓。5S活动将人视为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没有员工素养的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随着5s活动被广泛推崇,其内容也在不断延伸,如6s,即5s+Safety(安全);7S,即5s+Safety(安全)+Saving(节约);8S,即5S+Safety(安全)+Saving(节约)十Service(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日本企业实行的5S活动,就是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和谐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它是文明生产活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组织,一向有“千人纱、万人布”之说,加强现场管理一直是车间管理的重头戏。而学习和推行5s活动,则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5S活动的内容
1.整理
整理是指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清理,对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经分类后进行恰当的处理。
(1)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生产现场(如工作台、工具箱),使其处于马上就能用得上的状态。
(2)偶尔使用的东西放在生产现场指定地点(如物品柜、货架)。
(3)不常用的东西不要放在生产现场,用时就取,用毕送走(如车间库房、储存室)。
(4)根本不用的东西坚决清离生产现场,或折价出售,或废弃处理,但需按企业和车问的有关规定办理一定的手续。
2.整顿
整顿是指对整理应留下来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并定位摆放。
(1)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位置,要求不费时间地就能随手拿到,取拿都较方便。
(2)物品要定量化摆放,做到过目知数,便于清点。
(3)物品要摆放有序,可根据其使用频率放置,一般常用的东西放得近些,不常用的东西放得远些。
3.清扫
清扫是指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具、物品、地面等进行打扫,创造一个无垃圾、无灰尘、无油污,并且清新、整洁、舒畅的工作环境。
(1)人人动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且要明确分工、包干清扫。
(2)清扫为了改善生产环境,当发现有跑、冒、滴、漏现象,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3)对设备进行清扫时,要着眼于维护保养,检查是否缺油、有无异常和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4.清洁
清洁不是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而是对前三项活动(整理、整顿、清扫)的坚持和深入,使生产现场的良好状态持之以恒,不变差、不倒退。
(1)生产现场环境要整洁、明快,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工作富有热情。
(2)生产现场的设备、工具、物品,要整齐、干净,将工作场地的烟尘、粉尘、飞花、噪音和污染源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生产现场的员工从着装到仪表,要清洁、整齐、大方,并且待人礼貌、互助友爱。
5.素养
素养即教养,是指在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以后,员工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作业习惯和行为规范,都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5s活动的核心。可以说,5S活动始于素养,也终于素养。
(1)在生产现场工作时,要贯彻自我管理原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整洁、方便、安全的良好环境。
(2)不要别人督促,不为应付检查而工作,做到有人检查和无人检查一个样。
(3)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看到不清洁马上清扫,无需别人提醒。

三、5S活动实施步骤
1.成立推行组织
企业、车间可分别成立5s活动推行委员会和推行小组,虽然都是以兼职为主,但必须形成健全的5s活动管理组织体系,这是使5s活动得以持久开展的组织保证。
2.确定活动目标
企业、车间可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出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作为开展5s活动的方向及活动成果检查的依据。
3.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
(1)收集相关资料。
(2)制订5S活动日程计划,指导5S活动的开展。
(3)制订5S活动具体实施细则。
(4)制订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区分方法。
(5)制订5S活动检查、考核办法。
(6)制订5S活动评比、奖惩办法。
4.宣传造势
为了使5s活动深入人心,并得到全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有必要在活动前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由企业领导进行总动员,各车间相应召开有一定声势的宣传贯彻会,利用内部海报和宣传栏,大力宣传开展5s活动的意义、目标、内容、实施办法,以及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办法等。
5.教育、培训
要通过讲课、放录像、学习推行手册等方式,让员工充分了解推行5s活动能给企业、客户、岗位工作和个人带来的益处,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5s活动真正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6.实施
(1)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方法说明会介绍5s活动的实施细则。
(2)各车问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彻底大扫除。
(3)建立地面划线及物品标识标准并实施。
(4)制订“5S日常确认表”,并按表实施。
(5)定时、定点摄影和摄像,以此作为前后比较的存档资料。
7.检查、考核
(1)进行全公司(厂)性的或以车间为单位的现场检查和考核。
(2)对员工进行5S基本知识考核。
8.评比、奖惩
根据检查、考核的成绩,进行评比并予以奖惩。
9.整改、巩固
(1)各车间针对检查、考核中的问题,分析原因,改进工作。
(2)组织开展5S强化月活动,使其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3)将5s活动纳入正常管理工作中,并形成标准化、制度化。

车间定置管理
一、定置管理的概念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是我国众多企业从Et本学习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法作为生产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生产现场为对象,通过调整物品摆放位置,处理好人与物、物与场所的关系。通过整理把与生产现场无关的物品清除干净,再通过整顿把需要的物品摆放到科学、合理、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规定位置,使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的秩序化、文明化。由此可见,定置管理实际上是5s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二、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
1.人与物的结合
在车间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作业人员、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人与物的因素,只有人与物的合理结合才能使生产有效地进行。人与物的结合有以下三种基本状态:
(I)A状态。即人与物处于能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由于工具摆放地点合理,当作业者需要时就能立即拿到并且得心应手。
(2)B状态。即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者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
例如作业者急需某件工具,却因现场杂乱而来回寻找浪费了不少时间;或者因为半成品堆放不合理,加工时拿取很不方便,既费时又费力。
(3)C状态。即人与物失去联系的状态。这时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与该物结合。例如生产现场放有报废的设备、损坏的容器、残存的下脚料等,既占用生产现场地又影响安全生产。显然,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和改善,消除C状态、改进B状态,使之都能成为A状态并得以保持下去。
2.人与物的结合成本
在车间生产活动中,为达到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消耗劳动时问、支付劳动时间的工时费用,这种工时费用称之为人与物的结合成本,又称之为物的使用费用。当人与物的结合处于A状态时,结合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当人与物的结合处于B状态时,作业者因使用的工具未实行定置管理,以致用于寻找工具的工时费用越多,结合成本就越高,也就是增加了物的使用费用。当人与物的结合处于c状态,此时物品就应入库或报废处理,清离生产现场,不再发生结合成本。
3.物与场所的结合
在车间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场所进行的,只有物与场所达到有效结合,使物品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固定在某场所的特定位置上,才能缩短人取物的时问,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从而促进人与物的最佳结合。
4.信息媒介与定置的关系
信息媒介是指在人与物、物与场所结合的过程中,起着指导、控制、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信息媒介是实现定置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根据信息媒介在定置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分为引导信息和确认信息两类。引导信息主要包括台账、定置图等;确认信息主要包括标志线、标志牌、标识卡片等。定置对信息媒介提出以下要求:
(1)定置台账要齐全、准确、规范。
(2)现场显著位置要挂有定置图。
(3)现场标志需清晰、醒目。
(4)物品摆放要标准化、层次明。

三、定置管理的推行
1.定置内容
(1)设备定置。要根据设备的工艺流程和安全运行原则进行定置,此外,还要考虑到相关备品、配件、专用装备的定置。
(2)区域定置。要把各个不同类别的物品摆放在不同的区域,如原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下脚料区等。此外,还要考虑到各类容器、车辆和两箱(工具箱、更衣箱)的定置。
(3)仓库定置。车间设立的二级仓库,要对库内物品(机物料、机配件等)按“四号定位”(库号、架号、层号、位号)、“五五摆放”(五五成排、五五成行、五五成堆、五五成串)的方法进行科学定置。
(4)安全定置。车间内的消防设施、自动报警装置的定置,均需符合科学、合理、应急的要求。
2.定置要点
(1)定置必有图。实施定置管理时一定要按定置图进行。
(2)有图必有物。定置图上反映的物品要与生产现场的各种物品一一对应。
(3)有物必有区。要达到物有所归,按区摆放。
(4)有区必有牌。每个定置区域都要挂有鲜明的标志牌。
(5)有牌必分类。只能将同一类别的物品放在挂有同一标志牌的区域内。

车间目视管理
一、目视管理的概念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生
产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化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其实,目视管理从古到今,一直是传递、表达信息的一种工具。例如,古代战场上的烽火台,一旦有情况发生,马上点起烽烟,使得很远地方的人就能知道出现异常,这就是一种目视管理。现在目视管理用得最多的则是城市交通、高速公路、道路两旁设置的写有各种图案符号的交通标牌,目的是提醒过往车辆把握好前方的道路状况,安全行驶。目视管理在多工序、多机台、多车辆、多人员的纺织企业,也得到普遍推行,它与5s活动、定置管理相结合,成为改善生产环境、建立正常生产秩序、促进文明生产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目视管理的作用
1.形象直观、简单方便、效果明显
对纺织企业而言,在拥有数百名工人的车间,不可能由管理人员向每一位作业者一一传递相关信息,这就需要依靠直观的信号灯(牌)、标示牌、图表等手段,准确快捷地发出视觉信号,使作业者能迅速认读和识别,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事实上,这样做既方便、又有效。
2.信息透明、彼此配合、相互监督
通过目视管理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作业者,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何时干、何处干,从而有利于彼此间的配合和相互间的监督,使不按规程操作,甚至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抑制。
3.改善环境、稳定心态、减少事故
通过目视管理不仅可以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改善作业者的心理状态,使作业者做到。D中有底、清楚明白地工作,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目视管理的内容
(1)公布生产计划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车间生产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后,可及时用图表展示,并按期(日、周、旬、月)用醒目的色彩、语句显示指标的完成情况,以激励先进。
(2)公布岗位责任制。可将作业者岗位职责、岗位纪律、作业规程和定额标准等,布置在作业者周围,要求语意明确、口气肯定、叙述简练。
(3)采用醒目的信息符号,以配合5s活动和定置管理。为了消除物品混放和误置,需采用完善而准确的信息显示(如标志线、标志牌和标志色等),将有关区域、通道、器具的位置明显地标识出来。
(4)采用形象、直观的信号实施生产作业控制。在各生产环节和工种之间,设立能起到联络传导作用的信号,以减少工时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如在纺织主机设备上安装信号灯、信号牌,一旦达到满卷、满筒、满轴,或者出现故障,就会自动停机,发出信号,从而促使运输工及时将半成品或成品拉走,检修工及时排除故障。
(5)对现场物品的堆放和运送实施标准化。对现场物品的堆放和运送,可以发挥目视管理的作用,实施标准化,这会有助于过目知数,既便于清点数量,又便于运输。
(6)对生产现场的标识用色彩实施目视管理。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重量感、空间感、冷暖感、软硬感、清洁感等情感效应。因此,现场中凡是要用到色彩的地方,均应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不允许随意涂抹。

车间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
“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这一年欧共体在巴黎召开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这一观点。1979年欧共体宣传推行清洁生产政策,以后相继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着力在全球推进清洁生产。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号召提高工业能效,开展清洁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料,推动可持续发展。199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汉城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又产生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我国于1994年3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把清洁生产列入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另外还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清洁生产的国家立法,其重大意义和深远意义不言自明。

二、清洁生产的概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清洁生产促进法》认为:“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根据上述观点,清洁生产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简述为: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环保和维护人类健康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综合利用,使废料和污染物的生产最小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是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生产清洁产品的先进生产模式。
1.产品设计的清洁化
产品设计是清洁生产的龙头,必须实施绿色设计(清洁设计),要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如何使资源和能源使用最省、对环境影响最小、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危害最少,并使最终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
2.能源利用和原辅材料的清洁化
这是清洁生产的源头环节,要选择清洁能源和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寻找替代品等,在使用中坚持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3.生产过程的清洁化
这是清洁生产的中间环节,要实行科学的生产布局,改进生产工艺,合理调整生产配方,更新改造设备,开发清洁产品(绿色产品),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综合治理“三废”。
4.产品使用的清洁化
这是清洁生产的末端环节,要把清洁产品(绿色产品)、清洁服务(绿色服务)提供给用户,并做好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综合治理。

四、纺织清洁生产方案
1.从纤维原料上治理
在选择纺织纤维原料时,应考虑纤维产地所造成纤维中有害成分的影响,因为有些纤维本身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是染整废水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应当首选绿色纤维原料,例如天然彩色棉,它在生长过程中不需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另外因其天然有色,产品不需染色加工,故产品不会残留化学毒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Tencel纤维,它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化学试剂可回收利用,没有废弃物产生;甲壳素纤维。它是一种可降解的生态型纤维,废弃后能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完全符合环保、安全的着装要求。

2.从染色印花和整理上治理
染色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采用无害染料(如天然色素、仿生染料)和助剂(如无甲醛固色剂),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工艺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如超I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超声染色)。染色后排放的有色污水量小并且易于净化处理,耗能也低,染色产品则是绿色或生态纺织品
另外,采用新型印花工艺(如喷射印花、转移印花、光电成像印花)可大大减少生产中废水的排放量,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属于环境友好印花技术。
随着化学整理加工的产品愈来愈多,化学整理剂中的树脂整理剂、涂层剂、防水剂和柔软剂等所含有的甲醛,阻燃剂等所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以及抗微生物整理剂、防蛀杀虫剂等,它们的毒性和危害性日益显现出来。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多地使用物理方法处理,减少化学处理,如应用等离子体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染料和整理剂对织物的固着率。表面处理则采用干法加工,不用水和化学品,既节电、节水,又减少污染,有利于环保。在后整理时多借助于机械、水分、蒸汽和加湿等物理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助剂而达到整理的效果。

3.从服装加工上治理
首先,选择服装面料时,要检测面料的pH值、重金属含量、使用的染料和染色牢度等。如果该面料经过化学整理,还要注意布面的游离甲醛含量;如果面料是用天然纤维作为原料,则要注意纤维中的杀虫剂残留量。其次,选择缝线时,除了注意它的性能外,还要注意缝线的染料和染色牢度、重金属含量、杀虫剂含量等。另外,衬里与皮肤的接触更紧密,尤其要注意染料、染色牢度、pH值,以及甲醛、重金属、杀虫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最后,不可忽视的还有纽扣等饰件,要注意其含有的镍等重金属是否超标、牢固程度如何。对塑料纽扣而言,还要注意其增塑剂的含量和毒性。

4.从设备维修上治理
设备类型多、数量多是纺织生产的一大特点。为了保证设备运转过程的封闭性和有效性,杜绝污染源,要注意查找和设备有关的“六源”(污染源、困难源、危险源、浪费源、故障源、缺陷源),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1)查污染源。即由设备引起的灰尘、油污、废料等,更深的包括有毒气体和液体、电磁辐射、光辐射以及噪声方面的污染。
(2)查困难源。即设备内部污染频繁、无法清扫的部位,人员难以接触的高空、高温、高速运转的部位。
(3)查危险源。即和设备有关的安全事故发生源,如设备零部件是否合格、维修规格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4)查浪费源。即和设备有关的各种能源浪费,如跑、冒、滴、漏,包括漏水、漏油、漏电、漏气、漏汽等。
(5)查故障源。即设备自身故障,如润滑不良、温度高而散热差引起的故障。
(6)查缺陷源。即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可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来解决。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整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推行。但是车间是产品制造的生产现场,是清洁生产的落脚点和工作地,清洁生产的一切方案都要通过车间来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洁生产实质上是车间清洁生产,车间应该成为清洁生产的前沿,坚定不移地将清洁生产进行到底。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