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纺织服装车间劳动管理

第一节车间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的任务和内容
1.劳动组织的任务
劳动组织是以劳动者为中心的劳动过程的组织,它是把全体员工用一定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形式,使他们能协调、均衡、有节奏地进行生产活动,从而准时、优质、高效、安全地实现生产目标。劳动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1)根据合理分工和协作原则,科学地配备劳动力,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技能和创造性。
(2)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劳动组织,正确处理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节约使用劳动资源。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劳动组织的内容
(1)根据纺织生产类型、生产规模和生产特点,研究确定各工序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作业形式。
(2)根据各工序的生产任务,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定员编制,搞好人员的余缺调配,避免劳动力的浪费。
(3)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工作地,从而既便于安全操作,又节约生产面积。
(4)根据车间生产要求,合理确定工段(轮班)、班组及多班制生产的配班方法。
(5)不断研究、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分工和协作
(一)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是指根据纺织生产技术的特点,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工艺阶段(工序),各工艺阶段又按照不同的设备及工作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工种或岗位。进行劳动分工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对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合理配备人员,发挥个人的技术专长,提高劳动熟练程度,都是十分有利的。
1.劳动分工的原则
(1)明确职责。进行劳动分工时,要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具体内容和应承担的责任,避免范围不明、内容含糊、责任不清。
(2)充分利用工时。进行劳动分工时,要使每个岗位具有较为适当的工作负荷,避免产生因人设事、重复劳动等浪费工时的现象。
(3)分工粗细适宜。进行劳动分工时,要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分工的粗细。一般隋况下,基本生产工人的分工可细些,以利于提高操作技术水平;辅助生产工人的分工可粗些,并尽量一专多能,实行兼、并、带,以利于人员调配。
2.劳动分工的形式
纺织生产各工序的工种按技术内容分工,一般采取以下形式:
(1)按工艺阶段的特点分工。这种分工形式把生产过程按产品加工流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如纺纱生产过程一般划分为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织布生产过程一般划分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整理等工序。由于各工序的机器设备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因此所设置的工种也会不同。
(2)按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工。在同一生产工序中,从事与产品产量、质量有着直接关系的挡车(操作)工作属于基本工作,而从事设备维修、保养、清洁、加油、运输等工作则属于辅助工作。这样的分工是生产的需要,哪个工种都不能缺少。
(3)按技术要求的高低分工。这种分工形式是在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再把相关工种按技术要求的高低,所负责任的大小进行划分,
并由不同的人员承担。例如围绕织机的生产运行就需要设立挡车工、上轴工、落布工。其中挡车工的技术要求最高,所负责任最大,上轴工次之,落布工再次之。这样分工既有利于人尽其能,促进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合理地配备工人则是保证劳动分工的优越性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配备工人时需要注意掌握好两点:一是要符合劳动分工的要求,根据工人在工种、技术要求、熟练程度、体质条件、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具体差别,分配他们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二是要使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负荷适当、工作责任清楚,以便于执行和检查。

(二)劳动协作
劳动协作是指组织工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相互配合地协同劳动,共同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分工和协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分工就一定有协作,分工是协作的前提,协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一般来说,分工越细,协作要求越严。
1.劳动协作的分类
(1)组织体与组织体之间的协作。如车间之间、工段(轮班)之间、班组之间的协作。
(2)组织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作。如车间内部、工段(轮班)内部、班组内部的协作。
2.劳动协作的基本形式
在纺织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劳动协作形式是作业组。它是由若干工种的工人,为完成共同的生产任务而组成的劳动集体。作业组与生产小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业组是劳动协作的组织形式,而生产小组既是劳动组织又是行政组织。作业组的规模通常比生产小组小,一个生产小组既可以包括几个作业组,也可以只包含一个作业组,一般符合以下需要就可以组建作业组:
(1)生产任务需由几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如细纱落纱作业组、设备修理作业组(平车队)等。
(2)大型联动设备需由几人共同看管。如开清棉联合机作业组、浆纱机作业组等。
(3)进行产品生产需要基本工作与辅助工作的相互配合。如织布生产需要由挡车工、帮接工、装梭工、检修工、上轴工、落布工等组成作业组。
(4)生产任务较单一、作业范围比较广的工种。如加油作业组、清扫作业组等。
(5)生产任务不固定、工作地也不固定的工种。如电气修理作业组、运输作业组等。

三、工作地、生产小组和生产轮班的组织
(一)工作地的组织
工作地是工人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是车间内最基本的生产环节。工人进行生产就要占用一定的区域,使用一定的设备和工具,然后才有条件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可以说,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工作地才能实现。工作地的组织实际上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人、机、物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
1.工作地组织的基本要求
(1)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地进行生产劳动,并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2)有利于工人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少占生产面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3)有利于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安全舒畅地工作。
2.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1)合理地装备和布置工作地。要使生产设备的布置符合工艺要求、符合操作程序、符合安全生产和节约占用面积;原材料、在制品和工具的放置要便于工人的操作和运输车辆的通行;工作地要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信号装置。
(2)使工作地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加强现场管理的“5s”活动,使工作地达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让工人有安全感和舒畅感,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做好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纺织生产的连续性,要求有计划、有节奏地把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及时、适量地送到工作地,同时把下机的成品和废料等,及时、全部地运走,避免产生停工待料和拥挤不堪的两极现象,这些都属于工作地的供应工作。而设备检修、清洁和加油等维持生产进行的工作,则属于工作地的服务工作。

(二)生产小组的组织
生产小组是车间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是车间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生产小组由一个或几个作业组组成,除了设有不脱产的生产组长外,还设有兼职的工人管理员,即设备安全员、操作质量员、学习宣传员、材料核算员、生活卫生员、也称“五大员”。下面以纺织企业细纱车间和织造车间的生产小组为例,介绍具体的劳动分工和协作情况。
1.细纱车间生产小组
(1)劳动分工
①落纱工:主要工作是落纱、生头、接头、清洁、防捉纱疵,力求使落纱质量好、效率高。通常由落纱长兼任生产组长。
②挡车工:主要工作是接头、清洁、预防断头,少出皮辊花,努力提高细纱的产量和质量。
③其他工种:预备工、检修工、摆管工和运纱工等需划入小组内,便于统一安排。
(2)劳动协作
以挡车工为主体,落纱工和其他工种密切配合,在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基础上开展协作互助,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2.织造车间生产小组
(1)劳动分工
①帮接工:主要工作是拆除机台上规定范围内的疵布,协助挡车工处理停台,提高织机运转率。通常由帮接工兼任生产组长。
②挡车工:主要工作是按照操作法巡回看管机台,查看经纱和布面,掌握机器性能,机动处理各种停台,努力提高织布的产量和质量。
③装梭工:主要工作是将符合质量要求的纬纱装入光洁而无毛刺的梭子,再将梭子装入梭库,以使织机保持连续运行。
④其他工种:预备工、检修工、上轴工、落布工等需划入小组内,以便统一安排。
(2)劳动协作
以挡车工为主体,帮接工、装梭工和其他工种密切配合,在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基础上开展协作互助,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三)生产轮班的组织
车间内作业组的组织是劳动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联系,而生产轮班的组织则是劳动分工与协作在时间上联系,是工作日内不同班次之间的劳动协作形式。
纺织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如前纺、细纱、准备、织造、整理等车间)因工艺过程不能间断,故一般为多班运转轮班制;而辅助生产车间(如动力车间等)因工艺过程可以间断,故一般为单班常日班制。但在同一个车间也会因生产特点、工作条件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班制,如基本生产车间内部的设备维修工段、专件修理工段一般为单班制;而辅助生产车间的电气、空调、锅炉等动力车间中跟着轮班走的班组一般为多班制。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在实行多班制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合理安排工人的倒班
在多班制生产的情况下,由于各班条件不同,尤其中、夜班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规律,为了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班工作必须进行倒换。倒班方法有顺倒班和逆倒班两种,我国纺织企业三班制一般采用逆倒班,因为它对夜班工人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比较有利。三班制倒班方法,一般规定每周15—18班,每班工作8小时(包括半小时吃饭时间),三周为一个循环。
四班三运转制则采用顺倒班,一般以8天为一个周期,每个轮班按早、中、夜班顺序各做2天后,再轮休2天。这样做,既有利于工人的休息和学习,又使机器可以连续不停地运转,从而增加生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它对设备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平衡好各轮班的人员
为了保持各轮班生产的稳定,要使各轮班的人员数量大致相等,在管理和技术力量的搭配上也要大体平衡。
3.为各轮班提供相同的生产条件
对各轮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机物料等,要定时、定量、定点给予供应。尤其要为夜班生产创造较为充分的良好条件。
4.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
岗位责任制中规定的任务、范围、责任、权限等都须落实到轮班各班组直至每个人,从而保证轮班生产的顺利进行。另外,组织多班制生产必须使交接班制落实到位,做到交班者以交清为主,为下一班创造有利的条件;接班者以检查为主,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为当班做好生产准备。双方的交接手续也必须完备。

第二节车间劳动定额
一、劳动定额的概念
1.何谓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符合要求的工作,所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所谓必要劳动消耗量,是指凝结在产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而不是那些具体形式的劳动消耗量。
2.劳动定额的作用
(1)劳动定额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基础。车间在编制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时需要通过劳动定额来平衡生产任务、设备能力和劳动力,以便发现薄弱环节,采取必要措施。
(2)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根据劳动定额合理地确定各工种、岗位的定员标准,配合适当的劳动力,可以节约人力和工时消耗,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劳动定额是进行经济核算的主要依据。经济核算既要核算劳动成果,又要核算劳动消耗,而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其中活劳动消耗的核算,就需要以劳动定额作为依据。
(4)劳动定额是进行考核和分配的重要依据。劳动定额是反映工人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的尺度,更是对工人进行考核、评比、分配的依据。

二、劳动定额的形式和水平
(一)劳动定额的形式
1.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又称时间定额,是指工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劳动时间。如工时/吨纱、工时/万米布等。
2.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是指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如千克纱/千锭·时,米布/台·班等。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问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工时定额可以换算出相应的产量定额。
3.看管定额
看管定额又称看台定额,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能同时看管设备的台数,它在纺织企业采用较为普遍。如细纱机4台/人、织机24台/人等。
4.服务定额
服务定额是指服务性班组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应达到的服务工作量。

(二)劳动定额的水平
1.何谓劳动定额水平
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劳动定额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的高低程度,它是一定时期内,车间生产管理水平、工人生产技术水平和车间设备运行的水平的综合反映。劳动定额水平应该先进合理,在制订时需以当时当地工人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为基础,以多数工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立足点,以平均先进水平为标准。劳动定额制订得过紧或者过松,都不利于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不利于发挥劳动定额应有的作用。
2.劳动定额水平的计算
(1)平均工时定额。即班组中从事同一劳动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全体工人,所实际完成工时定额的平均数。
平均工时定额=全体工人生产单位产品实际工时之和/工人总数
(2)先进平均工时定额。即班组中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部分工人,所达到的先进工时定额的平均数。
先进平均础寸定额=低于平均工时定额的部分工人生产单位产品实际工时之和/低于平均工时定额的部分工人数
(3)平均先进工时定额。即平均工时定额与先进平均工时定额的平均数。
平均先进工时定额=平均工时定额+先进平均工时定额/2

三、劳动定额的制订
为了制订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需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工时消耗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工时消耗是必要的,哪些工时消耗是不必要的,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生产中的工时损失,提高定额水平。

(一)工时消耗的构成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消耗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定额内的工时消耗,称为定额时问;另一部分是非定额内的工时消耗,称为非定额时间。
1.定额时间
定额时间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为完成生产任务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这些时间在制订劳动定额时应予以考虑。
(1)作业时间。是指工人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并实施各种操作所消耗的时间,它是定额时间中最主要的部分。作业时间又包括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基本时间是指劳动对象经过基本工艺过程而完成产品加工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包括机器运转时间(由机器自动完成工作的时间)、机手并动时间(由工人操纵机器完成工作的时间)、手动时间(由工人用手工操作完成工作的时间)。例如,细纱机的牵伸、加捻、卷绕等运动所消耗的时间,织机的送经、开口、投梭、打纬、卷取等运动所消耗的时间都是机动时间;穿经工序的半自动穿经运动所消耗的时间是机手并动时间;人工装梭所消耗的时间是手动时间。
辅助时间是指为了实现基本工艺过程而进行的各种辅助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它包括与基本时问交叉进行的时间(即交叉辅助时间)和不交叉进行的时间(即非交叉辅助时间)。例如细纱机上换粗纱的时间、织机上落布的时间都是交叉辅助时间;粗纱机和细纱机上的落纱时间、织机上处理停台的时间都是非交叉辅助时间。
(2)布置工作地时间。是指工人用于照管工作地,使工作地保持良好状态所消耗的时间。例如取放工具、检查机器、做清洁等所用的时间就是布置工作地时间。
(3)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中为恢复体力而休息和满足生理上的自然需要(如喝水、上卫生问等)所消耗的时问。
(4)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工人为生产一批产品或完成一项任务,事前进行准备(如领料、调整设备等),事后做好结束工作(如办理交接手续)所消耗的时间。
2.非定额时间
非定额时间是指那些与完成生产任务没有任何关系的时间。它包括非生产时间、非工人原因或工人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这些时间是不能计入劳动定额的。应努力予以消除。
(1)非生产时间。是指工人在生产时间内做与岗位工作无关的事情所消耗的时间。
(2)非工人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是指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或受外部条件影响,导致工作中断的时间。前者由停工待料、卷装容器周转不灵等原因所造成;后者由停水、停电、停气等原因所造成。
(3)工人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是指由于工人违反劳动纪律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工作中断的时间。

(二)工时消耗的测定
在上面我们仅仅分析了工时消耗的构成,但是工人在工时消耗的每一个部分、每一项操作,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并不清楚,还必须通过具体的测定才能了解。通过测定而取得工时消耗的第一手资料,是制订劳动定额的可靠依据。工时消耗测定主要包括工作日写实和测时。
1.工作日写实
工作日写实是指对工人的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其目的就是要明确了解工人的时间消耗中有多少是定额消耗,还有多少是非定额消耗,从而分析出造成各种时间消耗的原因,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作业时间在总工时中所占的比重。
工作日写实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对一个工人进行一次或数次,也可以对几个工人同时进行一次或数次,还可以由工人自己进行自我写实,客观地加以记录。
2.测时
测时是指以工序、操作或某个工作项目为对象,测定时间消耗的延续时间。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分析定额消耗中各类时间消耗的比例是否合理,现行的操作方法是否要改进。溟0时方法主要包括连续测时法、抽查测时法、成批测时法和巡回测时法,其中抽查测时法用得较为普遍。
(1)连续测时法。是指由测定员把一个操作工整个工作日内所有的作业时间、操作项目及其起止时间,连续不断地记录下来。
(2)抽查测时法。是指预先选定某一个操作项目,然后把某操作工单项操作的延续时间记录下来即可,而不需要连续不断地记录下来。
(3)成批测时法。是指在一定时问内,把连续进行同一个操作的全部时间记录下来,再除以重复操作的次数,从而得出每次操作的平均消耗时间。
(4)巡回测时法。是指采用走巡回的方式,随机地测定一些工人的操作。
3.测定程序
(1)准备阶段。测定前要准备好测定工具和表格材料,了解测定对象的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沟通,以取得积极的配合。
(2)实施阶段。即写实与测时的观察记录阶段。
(3)整理分析阶段。对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各项操作的延续时间,分析工时消耗的影响因素,找出工时浪费的主要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措施,最后写出总结报告。

(三)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1.经验估工法
经验估工法是由定额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组成估工组,参照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生产现场的具体条件,根据过去完成该项工作或类似该项工作的实践经验,直接估算出劳动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制订或修订劳动定额的工作量不大;其缺点是受参与人员水平和经验的局限,定额水平欠准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及一次性生产的车间。纺织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如机修、电气车间)或新产品试制、技术改造等工作多采用此方法。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生产同类产品的实际工时消耗的统计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并结合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来制订劳动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因以实际资料为依据而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并且工作量也不大。其缺点是易于受到以往生产中不正常因素的影响而使定额缺乏一定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生产较正常、产品相对固定、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较健全的车间。纺织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多采用此方法。
3.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和执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对工时消耗的各部分时间进行现场写实和测定,再经过分析计算,来制订劳动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技术数据较可靠,因而定额的准确性较高。其缺点是实施起来较复杂,工作量较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生产较正常、产品相对固定并批量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工序。纺织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问中的某些工序可采用此方法。

四、劳动定额的管理
1.配备人员。明确职责
车问办公室可设一名定额管理员,其职责为
(1)协助车间生产副主任,贯彻执行企业劳动定额管理规定。
(2)了解本车间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定期向劳资部门上报。
(3)指导轮班教练员做好工时记录。
(4)按时做好车间工时统计报表,汇总车间工时完成情况。
(5)协助劳资部门定额人员测时。
(6)参加劳资部门修改定额的调研工作。
2.制订细则。执行定额
车问要根据企业劳动定额管理规定,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用定额组织生产,二是用定额组织分配。
3.加强记录。做好分析
要加强对工时消耗的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工时利用情况,找出工时浪费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减少无效工时;认真分析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找出影响定额贯彻的各种因素,为修改定额提供可靠的依据。
4.相对稳定。及时修改
劳动定额是根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制订的,而先进合理的定额总是和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此劳动定额在一定时期内需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必然会使劳动定额从相对合理、先进变为相对不太合理、不太先进,这就需要对劳动定额作相应的修改。修改分定期全面修改和临时性部分修改两种,车间可视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上报劳资部门。

第三节车间劳动定员
一、劳动定员的范围和要求
劳动定员,又称编制定员,是指为确保完成生产任务而必须配备的各类人员需要量的标准。其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人力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节约使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
1.劳动定员的范围
(1)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员,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前者是指从事基本产品生产的工人,如基本生产车间的操作工(挡车工)等;后者是指为基本产品生产服务和从事各种辅助工作的工人,如基本生产车间的设备维修工、清洁工、搬运工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
(2)学徒。是指在熟练工人的指导下学习生产技术,并享受学徒待遇的人员。
(3)技术人员。是指在车间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的人员。
(4)管理人员。是指从事组织领导工作的人员和从事职能管理工作的人员。
(5)其他人员。主要是服务人员,如勤杂人员、保安人员、炊事人员等,这类人员主要安排在车间外的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
车间内连续6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病伤假等人员,不应包括在劳动定员的范围内。临时性工作所需人员也不应列入定员范围。
2.劳动定员的要求
(1)要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力求增加生产人员的比重,减少非生产人员的比重。合理安排好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以及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人员的比例关系,防止相关工种之间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
(2)要使定员标准先进、合理。这里的“先进”,是指在条件大致相同的同类生产环境中比较,定员相对较少、非生产人员比例较小、劳动生产率较高;这里的“合理”,是指工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规定的定员标准,并且不出现人浮于事和无人负责的现象。
(3)要保持定员标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定员标准确定后,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做对生产有利。但是,如果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相继发生变化,而原有的定员标准经过实践后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定员标准就要适应这种变化,适时地作出调整。

二、劳动定员的编制方法
在纺织生产车间,由于各工序、各岗位、各工种的性质和条件不同,劳动定员的编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按劳动效率定员
这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劳动定额来确定定员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劳动定额、特别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例如纺织生产车间中的穿经工、上轴工、落布工等。
定员人数=(一个轮班的计划工作量*开班数)/(一个轮班的产量定额*计划出勤率)
2.按设备定员
这是根据设备开台数、看管定额等因素来确定定员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看管多机台,特别以机器操作为主的工种。例如纺织生产车间的细纱挡车工、织布挡车工等。
定员人数=(设备计划开台数*开班数)/(看管定额*计划出勤率)
3.按岗位定员
这是根据岗位的多少来确定定员的方法。按岗位定员可分为按设备岗位定员和按工作岗位定员两种。前者适用于多名工人看管联动设备的定员,后者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的工种的定员。
(1)按设备岗位定员:
定员人数=设备计划开台数*每台每班定额人数*开班数/计划出勤率
(2)按工作岗位定员:
定员人数=应设岗位数*每岗位每班定额人数*开班数/计划出勤率
4.按比例定员
这是根据某一类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来确定定员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辅助工人或服务人员的定员。
定员人数=员工总人数*某一类人员的标准比例
5.按组织机构定员
先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然后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任务的复杂程度,并结合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等确定定员。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定员。
在确定了车间的定员以后,具体配备人员时还要注意配备一定数量的“多面手”或“一专多能者”,这样当某一个岗位出现缺勤时,就会有“多面手”或“一专多能者”顶上来,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劳动定员的贯彻执行
(1)提高员工对劳动定员的认识。确定劳动定员,是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因此,车间要教育员工正确对待劳动定员,提高员工对劳动定员的认识,从而自觉参与到劳动定员的贯彻执行中。
(2)实施必要的生产技术组织措施。整顿劳动组织、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定额管理,这是保证先进合理的定员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需要有所落实。
(3)做好人员余缺的调剂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车间要根据生产状况的变化,适时地调出超过定员的多余人员,并妥善安排好,而对于劳动力欠缺的岗位,则要及时补充,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不受到影响。
(4)建立健全有关劳动管理制度。劳动定员确定后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考勤制度、培训制度、调配制度等,这是实现定员方案的重要保证。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