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仓管软件高端市场相对饱和,国内外厂商纷纷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市场的关注力度,有的喊普及化口号,有的打出个性化概念,归根结底,无非都是在摸索和实践中寻找中小企业的穴位,把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市场脉搏。但直至今天,面对着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软件产品,中小企业却仍在继续迷茫着自己的选择,厂商们站在对岸也越来越不知所措。
仓管软件进入中国已十年有余,“仓管软件企业信息化风潮”被日益炒热、并持续热炒。信息化建设貌似轰轰烈烈,但众多的中小企业却始终难以产生亲近之感,从高高在上的价格到混乱的概念之争,还有让人倍感沮丧的项目实施,几乎让让追求效率快速提升的中小企业希望殆尽。
目前1500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信息化率尚不足3%,而其中至少有80%只应用了“仓管系统”、办公软件或财务软件,仓管软件实施率不足9万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秘奥认为,这与中小企业内在需求和市场上软件产品的针对性有莫大关系。
“进销存”落伍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日渐明朗
求速度、求效益,追求实用简便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来自市场的变化,调整业务转型和营销策略。毫无疑问,多数中小企业主把这种多变性和适应性交付给了管理软件,他们需要量身定做的功能,更需要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初期的仓管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它的滞后性和程式化,只能履行表面的管理功能,却不能在深层次上加以拓展,更谈何实效?而作为基础的办公或财务软件,更不可能支撑起这种多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曾有一位中小企业主这样说:“谁都想上仓管系统,关键是上什么样的仓管系统。我想要的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仓管系统。”一语中的,这就是中小企业仓管系统的死穴。
集共性与个性于一身,“仓管软件”见缝插针
曾有不少厂商把某些仓管软件项目的实施失败归咎于中小企业的不规范管理。其实以实效为准则的中小企业,凡事以效率为先,上仓管系统更是如此,由于资本和规模的限制,他们一般都经不起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调研-培训-实施”,更何况企业的IT专职人员极少,不可能配备专门的部门来进行长期管理维护。在中小企业主看来,这不仅仅节省了费用,更从侧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市场,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同一行业也有不同的行业特性,因此中小企业仓管软件既要即装即用,又要立竿见影。这就要求厂商们在设计产品时既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共性和个性,更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接受能力和可操作性。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Copyright @ 2007 MISAL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Powered By
粤ICP备07050206号
地址:广州天河区大观南路26号长盛商务大厦B713、715 电话:020-2826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