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进销存中的七大误解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供求市场,而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市场迅速变化的竞争性环境,制造商与它的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良好的进销存管理能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减低总体采购成本,为公司及顾客增加更多价值。它不仅可以获得品牌化所产生的利益,而且可以通过和其它产品相区别以及促进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来降低公司的成本,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简化业务流程,使组织集中于其核心能力上。

多数管理者或者学术研究者都同意这样的看法,进销存管理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如果更细致地询问进销存的一致定义,甚至最著名的管理者和学者也会绞尽脑汁。 进销存管理是非常宽泛的术语,常常很容易被误解,在很多不同的意见中,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解释出现。

什么是进销存管理,进销存管理被定义为一种协同性战略,目标是整合上游和下游的操作,以消灭非增值成本、基础结构、时间和行为,以竞争性地为最终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表明进销存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下文将澄清一些最常见的误解;

误解1:进销存都是骗局
即都是老概念新包装。由于IT技术的影响,进销存的实践开发在过去10年内快速增长。PC计算速度的快速提高、沟通、数据管理软件的能力和可变性都提升了新的实践、策略、战略和应用。实际上,各行业,比如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仓储部门和协同规划、预测、补充(CPFR)战略,都与协同进销存管理的潜力同时发生作用。

误解2:进销存是物流管理的同义词
进销存管理的本质是操作、策略和战略的整合规划。这样的规划需要所有活动和流程,比如客户订单实现、采购行为、整合制造资源最优规划和物流的企业范围、端到端整合。最终而言,进销存要整合关键业务操作和进销存上的操作关系。
然而物流(按照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是进销存流程的一部分,规划、实现和控制商品、服务和信息按照客户需求从源到递送中的流动和存储。

误解3:进销存是公司获得竞争力的唯一要求
这显然是错误的,为了真正具有竞争性,公司需要很强的业务愿景、清晰定义的使命,产品营销计划,规划良好的战略(比如进销存战略和“瀑布式”操作战略)。

误解4:进销存是关于供应管理的
供应管理仅仅关于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进销存是关于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的整个端到端流动,以及供应与需求的整合。

误解5:进销存没有价值链管理(VCM)重要
价值链管理从价值增加的角度来审视进销存。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然而,没有进销存对整合协同的关注,价值链分析可能缺少必要的结构,不能达到最终目标而失败。在效果上,进销存和VCM互为补充。

误解6:进销存是一簇供应商
此观点只在某一点上正确。如果“一簇”是指一群企业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进销存合作伙伴当然是增值供应商的水平簇。但是,进销存超过了传统的关于簇的定义,传统观点将企业限制在同样的行业或者物理地点。如果链中的每个供应商增加了总体网络簇的价值,则进一步开发进销存簇将导致最终客户获利更多。

误解7:进销存等价于实现ERP
进销存关注于端到端的整合。然而,ERP关注整合所有的应用系统交易,成为一个企业范围的系统。因此,ERP关注内部渠道整合,以及提供企业范围决策支持所需的管理信息。很多ERP实现实际上不能支持指向流程和整合的进销存,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缺少定义良好的操作改善规划。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