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装业的软件化建设却举步艰难

目前大多数服装企业的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依赖手工处理,如很多服装企业通过业务员定期到经销商处收集服装吊牌,手工统计不同品牌、货号、颜色、尺寸、面料的服装销售情况信息,造成手工处理工作量大,周期长,准确度差。市场信息无法统一管理、共享、分析,市场部门对于销售终端、竞争对手、媒体宣传的状况无法及时了解,对市场活动缺乏项目化管理与分析的手段;缺乏来自零售前端的第一手资料,无法及时进行准确的产品市场分析,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也容易降低市场促销活动的针对性,降低促销措施的效率;

服装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一个正在迅速增大的大市场。入世以来,正如同业内人士分析预测的那样,服装业取得了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利润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实现突破,全面刷新了历史记录。信息化需求也有较大增长,随着服装产销量日益增大,企业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行业巨头开始出现,服装企业的经营重点转到了品牌、合作伙伴、渠道、客户,尤其是掌控和管理广泛的销售渠道直至终端客户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服装制造和分销的界限日益模糊,特别是品牌服装分销以连锁店形式竞争成为主流的分销业态,业态决定了对终端客户资源的争夺成了信息化建设的焦点。

经销商在手工状态下企业提供的市场分析报告通常是通过电话、传真、填报表等由经销商上报。报告的项目、分析方式各行其是,存在主观估计和随便应付及数据不准确等现象,经销商可能只报告总金额,没有具体明细,有也难以具体到品牌、货号、颜色、尺寸、面料层面进行详细统计。经销商很可能将价格相同的认为是同一种商品,上报数据中无法区分实际到明细的销量,只能进行主观估计,影响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即便是这样粗糙的数据也存在统计周期长的问题,而对于服装这种时令性很强的商品,过长的统计周期往往失去了分析的价值,但要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每日报表将是十分困难的工作。

作为永不衰落的行业,服装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她却永远充满时尚缤纷和青春动感。自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大多数行业都将面临外资企业的大举入侵,很多企业的存亡已在一念之间。相对于其它行业的惶惶不可终日,中国服装业则是WTO的最大赢家,甚至有业内人士不无自豪地称中国的服装业将是我国在WTO时代惟一保持进攻态势的行业。

大型服装企业通常是在制造和分销两个领域进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制造和分销的界限日益模糊。而面向客户前端的分销零售业务是各大服装巨头争夺的焦点和重心。服装企业通常采取品牌连锁店直销、各大商场经销相结合的方式,连锁零售的模式包括直营店、特许加盟店,其形式有专卖店、店中店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决定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的重心在于分销信息化,其中包括经销商销售管理和对连锁店零售管理。

在服装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强烈的同时,服装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举步维艰,从企业来讲,服装企业大都为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员工素质不高,对信息化意义的理解差,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的执行力极弱。使得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重重困难,除了企业管理的原因外,服务行业的特性也是实现信息化的一大拦路虎,也是服装分销零售信息化必须加以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在这里就下面这些关键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服装企业分销信息化应用目标
服装企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信息化建设的特殊需求,对于分销零售的共性需求本文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分析,下面重点就服装行业对信息化的特殊需求作简要的分析如下:
我们知道服装商品最大的特性在于以品牌、款式、颜色、尺寸、面料定义唯一确定一件商品即所谓的SKU,这就使得运作的复杂性成指数倍地上涨。许多服装企业每天处理着成数以千计的SKU,管理着无数的品牌、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商品档案能正确地体现这些要素将是整个系统运作的必备基础。

由于服装的行业特性要求多样化的包装箱,则商品档案中应定义多种包装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的包装中切换并能自动换算主包装和辅助包装。另外,由于服装行业库存业务中经常发生服装的拆箱和拚箱的业务,所以要求支持服装的拆箱和拼箱作业。
条码是国际通用的商品识别和管理模式,它通过条码扫描设备,实现商品编码的采集和输入,方便易用,它对企业的作用更在于:通过使用条码扫描,实现销售终端销售数据的及时全面的采集,同时也掌握销售终端的库存情况;而对服装企业分销零售信息化建设而言,信息录入的速度决定了销售的速度,而销售管理系统需要一套科学、严密、有效的商品编码体系,使商品编码既涵盖商品的主要属性,又清晰明了,易于编制和记忆,因而商品编码体系的管理一般采用条码方式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终端资源包括最终客户及店内库存,由于各大厂商对终端客户的争夺是经营的焦点,因此零售前端的各种资源必须处于受控状态,零售前端的库存、售货员、客户的信息都必须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同时总部能实时监控到终端库存的变化和终端销售人员的业绩变化。
由于服装的强季节性,要求系统对临近淘汰期的服装商品报警,并可对缺货超储、超账期等情况进行预警。

服装行业因其独有的特性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服装商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追逐流行时企业经营的关键。这一特性也决定了服装商品的价格管理复杂而又多变,这就对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服装分销零售过程中经常举行各种商品的促销活动,促销期间的商品促销价格的计算手工处理慢且易出差错,而软件处理则必须先定义出促销时间,在促销期内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的购买的数量条件组合存不同的价格,过了促销时间,商品的价格又能自动恢复的正常状态。
系统通过VIP卡来采集顾客信息,因而要求支持录入VIP卡信息,并能自动累计积分,可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
通过系统各经销商、连锁店可自动提供不同品牌、货号、颜色、尺码、面料的销量数据和各销售组织的销售额排行榜,可提供不同地区对不同品牌、货号、颜色、尺码、面料需求情况的分析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
由于拥有众多零售点的服装企业各零售点的基础不同,很多服装企业不可能将零售管理系统延伸到每一个售点,这就要求一个中心店可以代管几个甚至十几个零售点的业务,因而零售管理系统支持用软盘拷贝每天的进销数据,定时通过中心店导入系统中。

对于商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应当在商品档案中定义出商品的生命周期,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出厂日期识别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生命周期阶段,并在临近生命末期时自动报警。零售管理以方便快捷为第一要务,因而支持条码录入为一基本的要求。迅速地取出商品的品牌、款式、货号、颜色、尺寸、面料并自动带出折扣价。收款支持现金、各种信用卡、支票、免费券、代价券、折扣券的支持,由于零售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大商家各出奇招争夺客户,其中VIP卡的应用相当普遍,这就要求软件能支持对VIP卡的发放、积分累计、优惠、查询等功能。同时还需支持零售的退换货业务及零售收款业务。

库存管理
由于在服装库存业务中经常发生服装包装的拆箱、拚箱业务和套装的拆套、拚套业务所以要求系统能自动记录拆分拚合业务。对于库存要求软件能支持按货位、分类等进行不停业盘点。

系统建设的整体性
服装企业的分销零售信息化建设是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信息孤岛,分销零售信息化必须是企业ERP系统的一部分,只是出于确保成功的前提下,在减少信息化风险,需要分步建设。
对于零售门店的管理主要关注对零售商价格管理,通过价格权限控制限制零售店的销售折扣,同时,零售单能自动带出不同商品的各种折扣,提供简便的折扣处理录入方式。另外系统设计时也当考虑到多种结算方式,支持各种优惠券结算,并能实时地进行核销;还有一个零售管理比较重要的关注点是对支持条码录入,通过条码直接扫描录入系统,提高零售前端的业务处理速度。由于零售点的网络条件参差不一,这就要求零售管理系统支持离线工作方式,系统支持将商品档案等基础数据先行下载到本地,并在本地暂存,当在线时又能将本地数据上传到系统中。

同时,对于服装企业的仓库物流管理,也必须使用条码,一方面可以方便收发货和库存盘点,提高效率和数据的全面与准确;另一方面可实现对单件商品的来源去向的跟踪,防止在流通环节中出现串货等现象,也可就服装的质量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