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饰业未来两年时间的喜忧分析

未来两年里我国服饰产业发展喜忧并存。喜的是随着中美、中欧协议到期,国际市场将更为开放,同时我国服饰产业的基础日渐夯实,产业链条完备。今年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5万亿元,增速超过20%;出口超过1400亿美元,增速在20%左右。据曹新宇预测,明年服饰品出口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出口增幅将达到15%。忧的是作为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反倾销对我服饰产品出口影响巨大,其他形式贸易壁垒也不容忽视,非市场经济地位严重制约着我企业对反倾销调查的有效应诉。

忧1:“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有效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计算出口产品倾销幅度时,对方拒绝使用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计算产品的正常价值。“非市场经济地位”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倾销幅度被高估;二是增加中国应诉、胜诉难度;三是刺激国外申诉。在欧盟聚酯短纤案件中,欧委会指定美国的国内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在欧盟化纤布案件中,欧委会指定墨西哥的国内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这种指定对中国企业都是十分不利的。

忧2:未来几年里,反倾销仍将是我国服饰品需要面对的最大贸易壁垒,仍将呈持续增多之态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这将令我国不仅仅在外贸方面损失涉案金额,后续危害更是不可低估:首先是根据WTO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一般为五年,再加上日落复审等,一旦一种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就将被迫完全退出该国市场;其次是一个国家频繁遭遇反倾销将会丧失其原先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固有的客户也将重新选择稳定和长期的贸易伙伴,而这所带来的损失可能要远远大于反倾销本身的涉案金额;其三是遭受反倾销制裁的企业将会把销售市场转移到国内或其他海外市场,从而导致国内经济秩序混乱,并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制裁;其四是受到反倾销制裁后,损失的不止是企业利益,国家利益也将受到影响,如相关产业税收下降和工人就业出现困难等。事实上,美国和欧盟都在积极谋划协议到期后对我服饰品出口设置翻新的限制手段,并已着手于从法规、案例等各个方面进行布局。此外,反补贴问题以及环保标准等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产业层面,一个老生常谈的应对之策就是服饰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国际营销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发展。曹新宇认为,现在我国的服饰品服装品牌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不要过高地奢望在国际市场出现多少高档品牌。他认为,我国服饰品服装的品牌战略应将目光重点放在中端品牌市场,放在地区性品牌、区域性品牌的发展上。据测算,向欧洲导入一个品牌大约需要10亿欧元的投入,向美国导入也大约需要投入8000万美元,这么大的投入成本目前我国企业难以承受的,因此倡导在发展区域性品牌和掌握国际营销渠道两方面并举。

此外,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企业对于明年下半年的出口形势表示出一些担忧。由于中欧服饰品协议即将于明年底到期,明年下半年我国对欧贸易很可能会因企业等待观望、推迟出货等而受到相应影响。曹新宇分析称,的确可能出现因为中欧协议的到期而在明年年底出现存货不发的情况,致使10类受限品种中部分类别的清关率降低,但因十个品种的出口涉及金额约为几十亿美元,虽有所影响但不会影响到明年全年的整体出口形势。

我国服饰产业具备诸多优势,如产业链的完整、配套能力强、加工水平高等等,尽管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整体上看优势仍是大于不利因素。中欧、中美服饰品协议的签署,为我服饰品出口带来了稳定的贸易环境,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在预料之中,出口退税税率调整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外商重新将订单放到中国来.欧美订单的转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部分低价值订单的转移,这是一件好事,国内很多企业开始放弃低档服装的生产,许多企业不再做类似沃尔玛的服装供应,这部分订单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欧美市场的风险,开始积极开拓俄罗斯、南美等市场,这是一种主动转移,对我国纺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保持健康、长久发展都是有利的。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