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面对竞争纺织服装业应采取何种战略

第三节我国纺织服装业竞争的特点

文摘纺织晶出口能只靠低价吗?

2005年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从年初到年底,中国与欧洲和美国这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纺织品争端,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伴随着中欧与中美间纺织品协议的达成,今年围绕中国纺织品出口展开的争端即将落幕,那么明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会遇到哪些新的竞争和新的挑战呢?还能继续保持今年的增长速度吗?

2005年出口首次突破干亿美元大关
2005年1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05年1-10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作为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纺织品,尽管2005年以来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但前10个月依然增势良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10.9亿美元,增长21.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39.8亿美元,增长25%。服装和纺织品出口金额达到950.7亿美元,与2004年全年出口951亿美元基本持平。当时预计2005年全年纺织品出口将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200亿美元左右。

纺织品直接涉及中国近2000万人就业
2004年,世界纺织服装贸易额为4528.3亿美元,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9%。欧洲、美国和日本是世界前三大纺织品进口市场。中国是纺织品第一出口大国,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南非、尼日利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是纺织品出口国,出口市场与中国重叠。一些国家的个别类别市场份额还超过中国产品。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迅速发展,既和发达国家相当一部分产品有竞争,又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有竞争。

纺织品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商品。从种棉花到出口成品,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纺织品产业链十分完整的国家。中国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951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6,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23%。作为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900万,间接就业人数近1亿。
2006年出口增幅将在10%—15%之间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达成后,国内纺织业界普遍比较乐观,认为协议的签署,为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创造了一个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有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有序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欧洲和美国对中国的设限纺织品,是在今年较高基数上设定的,还有许多种类的出口纺织品并没有设限,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幅将在10%-15%之间。

但是,也有权威人士认为,对2007年的纺织品出口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在他们看来,中国纺织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粗放为主,研发、技术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产品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三是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而国内市场又几乎饱和。企业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低价竞销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纺织品出口必须加快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水平,保持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出口结构调整,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同时,不能再搞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出口秩序和合理的增长速度。否则,过快的数量增长势必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最终迫使你退出这个市场。

目前中国在信息化的总体需求来看,我们认为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由被动需求转向主动需求的状态,纺织服装企业管理层对服装管理软件的运用,对信息化的认知度非常强,从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非常认可服装信息化的作用,从被动需求转向主动需求,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我们对服装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了解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同时,我们对于纺织服装业的竞争现状的了解也是必须有所掌握的。

一、我国纺织服装业竞争现状
(一)总体状况
纺织服装业多年来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分工体系中,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为我国赢得了纺织大国的声誉。从1986-1995年,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自1994年起,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近年来,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7。很显然,我国已成为影响全球纺织晶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

2006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5000亿元,增速超过20%;净利润860亿元,增速超过25%;行业全年出口超过1360亿美元,增长速度在15%以上。
中国纺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弱,技术装备实力还不强,出口仍然以贴牌为主,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这大大制约了出口服装的价值,而且也易招致国际上反倾销、特保措施的限制。对于国内纺织企业来说,应对市场机遇和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为此,国内纺织企业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产业格局。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优势
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置.在劳动力供给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而纺织服装业是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的行业。因此,和其他生产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国家相比较,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构成了我国在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在纺织原料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纺织原料资源丰富,品种较多且价格相对较低。
3.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尤其充分地体现在服装的国际竞争力上。我国是服装生产和出门大国,多年来服装的生产和出口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我国的服装出口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装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8.9%增加到18.8%。从1990—2001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在全球服我国服装在世界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来源于我国服装业特有的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业中,不同的生产特性决定了服装行业相对于纺织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我国服装业劳动力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且成本较低,使得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服装行业中得以更充分发挥,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远高于纺织业。

二、波特竞争战略在纺织服装业的应用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在1980年所著的《竞争战略:行业与竞争者分析的技术》和在1985年著的《竞争战略》被美国《幸福》杂志推荐为经理人必读的“圣经”。波特在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企业制胜的三大战略,即通常所称的通用竞争战略。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竞争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
波特认为,企业只有在其经营领域内选择上述三种战略的一种,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一)成本领先战略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以生产型为主,普遍缺乏实施别具一格战略所需的很多基本技能,如强大的营销能力、基础研究能力、技术领先能力等,这决定了整个行业仍应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参与国际竞争。但成本领先并不仅仅是降低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而是在整个行业内整合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五个基本活动:来料储运、生产作业、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四种辅助活动:设施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通过协调与合作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纺织价值链体系。

(二)别具一格战略
别具一格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如能在全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的晶牌技术或其他优势,则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就可以把战略重点放在别具一格上。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实现别具一格战略的重点是:
(1)品牌战略。实现由全国性品牌向全球品牌的转变。
(2)技术创新战略。保持或创造独特工艺和技术优势,一方面发展传统工艺如手工刺绣、蜡染技术、传统服饰设计与加工等,这些工艺或技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可以树立中国纺织与众不同的形象,另一方面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如衬衫免烫技术、弹性纤维技术等,利用专利保护创造独特优势。
(3)营销渠道差异化。应用电子商务对顾客进行个性化服务。

(三)集中一点战略
实施集中一点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更广阔范围内超过竞争对手,或者通过较好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别具一格,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二者兼得。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差异很大,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而扬长避短,针对某种产品或某个地区市场进行目标集聚,效果往往好于在整个产业内全面竞争。以非洲纺织市场为例,过去由欧美和印巴等国产品所垄断,但前者的价格太高,而后者的质量又太差,这就为我国纺织印染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缝隙。事实证明,我国生产的各类布料为非洲消费者普遍接受,现已占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三、我国纺织服装业竞争战略选择
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应当采取的竞争战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竞争优势
以原料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为依托,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恢复和提高我国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常规产品领域,在同等质量条件下,成本竞争是关键因素。而初加工成本占50%以上,如果原料价格没有任何优势,那么制成品的优势也不存在。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目前正处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应当注意培育和构筑新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零售商、服装和纺织厂家之间建立起快速反应体系,比如某服装厂需要一定批量的牛仔布,当纺织上厂接到订单后,12小时后就能提供所需要的画料,而我国企业一般需要12天左右。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纺织服装企业广泛采用“哑铃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即特别重视产品开发与设计和市场营销这“两头”,在“两头”工作的职工人数甚至超过生产制造部门的人数。我国目前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缺乏创新型复合人才,信息系统也不完善,这都需要花大力气加以改变。

(三)扩大对外投资,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曾将·部分纺织初加工企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基地转向成本优势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国内高附加值加工业的互补性贸易格局,实现丁从商品输出向生产输出、品牌输出的转变。目前我国棉、毛、麻、丝的生产能力出现全面过剩,其中一部分加工完全可以转移到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四)开拓产品服务空间,进一步扩大内需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不少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也正是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开拓国内市场,首先要解决大量面料(包括化纤)的进口替代问题。除衣着消费外,目前装饰业和工业所用纤维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产品的花色品种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扩大。

(五)进一步改善我国纺织工业的外部运行环境
我国纺织工业要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放开两头。在原料供应方面,要使棉花、化纤、羊毛等原料的购销及供应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避免原料供应上的大起大落,特别要避免原料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

小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关注自己的竞争对手,要认真研究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竞争者的市场战略和策略,明确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战略,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首先应识别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其次要从战略目标、优势与劣势及反应模式等方面对竞争对手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哪些竞争者企业是可以发起攻击的,而哪些竞争者企业是应该规避的。

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拥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市场领导者”必须制定战略以扩展整个市场、保护市场份额,并且扩大市场份额。“市场挑战者”通过攻击领导者和其他企业,或者产业中更小的企业来努力地扩大其市场份额。“市场追随者”是不愿扰乱市场格局的亚军及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追随策略,获得市场的增长。“市场补缺者”是不大吸引大企业注意的小企业,专门经营大企业忽略或不屑一顾的业务,通过专业化为市场提供有效的服务。

作为世界纺织大国,纺织服装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在劳动力成本、纺织原料供应以及服装业方面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弱,技术装备实力还不强,出口仍然以贴牌为主,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为主,大大制约了出口服装的价值,而且也易招致国际上反倾销、特保措施的限制。因此,对于国内纺织企业来说,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品牌档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产业格局,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