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装企业生产计划工作的制订

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生产计划工作通常包括收集必要的资料、信息。进行预测,制订生产计划,制订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对生产计划进行修订,安排车间生产任务。

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对将要处理的事务进行考虑:做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与何时何地去做,同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制定目标、方法和步骤,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生产计划就是指企业为了进行生产以达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有关生产的计划活动。即在生产之前根据企业的资源、生产能力(包括人、机器设备、原材料、资金等)对产品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方式、地点、生产时间、交货时间、地点等所作出的经济合理而有效的计划。

生产计划工作,关系到服装厂管理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能否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生产计划有别于生产作业计划,它是对一些较大的、总体的、较长时间的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它的目的是使服装厂管理系统的能力与需求达到平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

生产计划工作与企业的销售政策和策略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控制需求,可以对企业生产的经济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服装企业只是根据需求,通过改变劳动力,存贮水平,生产率,订立分包合同等因素组合,来消极的满足需求。这样通常导致企业内部的加班加点,库存加大等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但是随着营销观念的普遍接受,服装企业开始通过非周期性产品搭配、价格手段、缓期交货、折扣等手段来影响、控制需求,使得生产计划的作用越来越积极。

生产计划工作通常包括收集必要的资料、信息。进行预测,制订生产计划,制订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对生产计划进行修订,安排车间生产任务。
★信息的收集与预测
一、生产计划所需的信息
生产最终的目的是为销售服务,因此在制订生产计划之前,首先要收集有关销售方面的信息。这方面的信息通常有过去年份的销售状况统计,销售部门对现有市场容量,企业市场占有率的估计,潜在顾客与市场的预测,有关订货、交货的状况。其次必须收集有关生产能力的信息。在长期的生产计划中,扩厂或者增设分厂,设备的增减都与生产能力与生产成本有关。但是企业通常的生产计划工作都是中短期的,因此,在这里已经假定生产能力是固定的。这样,一切生产安排都基于这个前期之下。假如生产任务大于生产能力,企业势必要采用加班加点、转包等手段来完成任务;反之则导致能力运用不充分,设备、人员闲置。另外,生产计划与库存有密切关系,淡季时可能要建立必要的库存来满足旺季之需。原材料的采购与供应也与生产计划密切相关。这样,编制生产计划所需的资料大致如下:
1.未来需求量预测;
2.现有的订货中尚未交货的数量;
3.现有库存产品,半成品;
4.现有职工数量,出勤状况;
5.现有的生产能力;
6.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燃料动力等供应情况;
7.成本标准与价格;
8.库存策略及管理策略;
9.在制品状况;
10各种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定额。

二、统计预测方法
生产计划中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产量。因此,进行产量也即需求的预测是计划的基础。预测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统计分析,它主要是根据历史数据来进行推断;另一种是主观判断,它主要依靠主观的估计和推断。统计方法建立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它认为历史数据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即通过历史上的销售量来预测即期的产量。而主观预测则主要根据顾客询问,专家预测经济、消费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来进行的。本书仅介绍统计预测方法中的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法。
通常而言,对产品需求可以分解为六个要素,一段时间的平均需求、趋向、季节影响、周期要素、随机变动和自相关。周期性的因素比较难以确定,因为经济周期本身的长短就是未知的,或者形成周期的原因无法得到。但是,对周期性的来源,我们可以从政治事件、国家、地区的计划周期上进行分析。
随机偏离则是由于偶然的自然或社会因素引发的。将总需求中已知的因素排除之后,其它无法归入某特定缘由的部分,我们就将其归入随机偏离的范围中。
自相关表示了事件的连续性,即在图上表现出来的相近两个时点的需求量总是相近的,任何一点的期望值同过去的值都密切相关。当需求由随机因素导发时,则相邻两个时段的需求可能相近,也可能差异极大。但是,如果存在高度的自相关,则相邻两个时段的需求量就不会相差很大。

三、简单移动平均法
当产品的需求不具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和季节影响时,可以使用移动平均法来消除随机因素,进行预测。
简单移动平均法即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长度和一个时间起点,将这个时限中的历史数据求和平均即得所求的预测值。例如我们可以某厂销售的1—5月份的实际销售额的平均值作为6月份的销售额预测值,以2—6月份的实际销售作为7月份的预测值。表3—1即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的例子。
在应用移动平均法时选择基期是很重要的,同时对于时间长度的确定如果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结果。移动平均期愈长,对随机变动的平滑效果愈好。但是当数据中存在有需求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时,平均移动值表现出滞后于趋向的不良特性。因此,期限短时会出现振荡现象,但却更能反映实际变化趋向,反之则会迟滞于变化的趋势。
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易算,其优点是:所用数据必须包含了各种要奉,是需求的完全体现。因为每计算一个新的预测值时都增加了一个新的历史数据而删除了一个旧的历史数据。这样,当确定预测采用的周期太长时,就需要庞大的数据。

四、加权移动平均法
在简单移动平均法中,把构成移动平均数据的每个要素,都看作对预测值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事实上,需求的档势总是受到近期的影响多一些,远期的少一些,这样,在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对各个历史数据赋以不同的权数,就是加权移动平均法。与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不同之处是这些权数之和为1。例如我们以5个月为期的销售预测为例,用加权移动平均法进行计算。

五、指数平滑法
上面介绍的两种移动平均法的主要缺点,是要求不间断的掌握大量历史数据。而指数平滑法则不同,它既反映了资料越新作用越大的原则,又简化了资料数据的需要量。指数平滑法只需要三个数据:最近期的预测量,预测的实际需求量及平滑常数a。平滑常数决定平滑的水平和对于预测量与实际量之差的反应速度。这个值的获取是主观的,它的大小由产品的性质及取值时所做的判断确定。例如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则a较小,可能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如果需求是增长势头,则a值较大,可达几十个百分点。

六、线性回归法
线性回归法是通过一个变量具有“回归”到另一个变量上去这个规律而进行计算的。
这样做出的估计是点估计。但是,通常的的预测如果能够给出一个值的区间,则会更加有用。这样,就用到了区间估计的方法。区间估计方法在此不作介绍。另外,当有多个因素影响到我们所要预测的变量时(即存在多个自变量时),应当采用多重回归法进行预测。多重预测法数据难收集,计算繁杂,不过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这个问题是能得到较好解决的。
预测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统计方法。但是,不论是采用什么方法或模型,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有预测的误差。误差可能产生于预测系统中未包含全部的变量,采用了不正确的变量,季节性的需求超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存在某些未发觉的节久性趋势,等等。这种误差叫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则指由于一些预测模型无法解释的随机因素带来的误差。很明显,对于预测工作来说,更重要的是尽量消除系统误差。

★生产计划方法
综合生产计划的目的是确定存储的规模、总的劳动力和整个产量(使用统一单位,如产品的吨位、台时。传统的生产计划方法有图表法和图示法,随后产生了许多数学方法。

一、图表法和图示法
作出计划期的需求预测之后,经过误差的分析和消除,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来建立图卡。生产计划的工作就是根据劳动力变动、生产率和存储选择来制定不同的策略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选择费用最低而效益最好的方案。
费用通常含有以下三项:
1.由于存储量而带来的费用:
存储费(因存储、损坏、丢失、利息等引起的费用)。
2.由于生产率变动而发生的费用:
(1)工时利用不足;
(2)加班加点;
(3)实行两班;三班制带来的费用。
3.由于劳动力变化而产生的费用:
(1)增加劳动力所付出的雇佣和训练费用;
(2)减少劳动力所付出的解雇费,失业保险支出。
出于稳定企业生产率的原因,生产计划通常以外包手段而不是增加工人的手段来满足超过其生产能力的高峰期需求。当然这种能力与需求的矛盾也可以通过提前生产、存储来解决。
例如:我们对一个为期六个月的生产进行安排(实际上一年更加正常,但在此为简屯起见)。在此我们假设已得出每月需求的预测,并且现有存储量是400件。对保险储备的政策是:维持在月预测需求的四分之一,并得出了每月的有效工作天数。计算所需数据已汇总入表3—4中。第五行是每月需生产的数量。就一月份而盲;该月总需求中要扣除期初的400件库存:需求量+保险储备—期初库存=1800+450—400=1850件。二月份总需求中减去二月份的期初库存:需求量+保险储备—期初库存=1500+375—450=1425件。同样,可以得出以后各月份的数值。

二、线性规划单纯形方法
生产计划的品种产量的确定,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求得最优解。但是,对于特声情况下品种产量的确定,线性规划单纯形方法却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方法。运用线性规划思想建立起线性数学模型后,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帮助求解。
应用线性规划求最优产品产量方案时,首先确定计划的目标和限制产品;产量的各种约束条件。通常利润总是最大的目标,而对产品产量起限制作用的是关键设备的计划有效工作时间和确定的生产能力及关键物资或能源的供应量。其它必需的定额如产品工时定额等原始数据也应该在建模之前收集完整,这样就可以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建模。

三、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求解方法运用于产品出产进度的思想是把各个时期的产品需求量作为目标,而获得产品的各种手段作为供给的来源。

★产品出产进度的编制
经过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的编制,下一步就是要编制产品的出产进度表。在产品出产进度表中将确定各主要产品的各月、季品种、规格、产量,将生产计划工作进一步落实。在上一节中我们实际已经不同程度的做了一些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工作,但是这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计划。它还要通过实际的订货和出产来修正落实,.并拟订措施以保持进度的切实可行。详细的出产进度表还要包括工作何时开展,在何处进行,需要哪些物资、设备、人工。
一、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要求
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要考虑满足以下要求:
1.各品种规格产品的出产日期和数量,要尽可能符合订货要求,以保证合同的按期完成;
2.多品种生产的企业,应该根据产品品种合理搭配,减少各季、月生产产品的品种数,同时要使各车间在全年各季、月的设备负荷比较均衡,劳动力充分利用;
3.对于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应,其时间、数量应与产品生产进度协调一致,避免供需脱节,使产品的出产受到影响;
4新产品的出产应该分摊到各月、季,以避免生产技术准备部门忙闲不均。同时要使生,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协调一致;
5.要瞻前顾后,注意年度计划的衔接及各计划期之间的配合。计划朗初的出产要根据上一计划期的产品在制情况而定,而计划期末则应为下一计划期的出产做好准备。
企业按以上要求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就可以在保证订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同时使内部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有效的利用人、财、物力,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方法
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特点、产品的出产数量来进行。

三、大量大批生产企业
大量大批生产的物点是产品品种少、数量大。所以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主要是产量的分配问题。
1、均匀分配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产品比较成熟,需求稳定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较高的企业。即按照全年的计划产量配合需求的预测按月按日平均其产量,在全年中进行分配。
2.均匀递增分配方式
无效递增分配方式就是把全年计划产量按劳动生产率每季(或每月)平均增长的系数,分配到各月进行生产。这种方式适合于企业生产率稳步上升,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或者是处于成长期的产品。
3.抛物线递增分配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将全年计划产量按照开始增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漫,使生产任务的分配呈抛物线的形状安排。这种方式适合于刚投入市场并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出产进度安排。

四、成批生产的企业
在成批生产条件下,由于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产量大小不一。因此,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就不单纯是按月份分配各种产品的产量。而要考虑如何对产品的品种、产量进行合理搭配与分配,既减少每月生产的品种数,又使设备、劳动力的负荷比较均衡。成批生产企业出产进度的安排应遵循以下思想:
1.首先安排产量较大,季节性变动较小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其各月产量应大致相等或均匀递增,同时要保证交货的日期要求。
2.对于产量较小的产品,以年产量集中安排在某几个月或某个季度为好,这样减少了品种频繁变动时的生产准备工作。但是这样安排会与供货日期及存储费用过高有关。这时就要综合考虑,全面比较,选择绎济可行的方法。
3.同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当产量较小时,应安排在同一时期集中生产。因为这样可以将一些标准件、通用件组织集中生产,扩大了批量。这种安排方式也会产生与上面方式相似的矛盾,因此需要综合分析研究然后决定。

五、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单件小批服装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每种产品的数量较小或为单件,是根据用户的订货组织生产的。因此,这类企业安排出产进度时首先是要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与产量组织生产,同时对同类型的产品安排集中生产,新产品和需要关键设备、瓶颈工序加工的产品应该错开安排。单件小批企业安排出产进度计划时,往往存在订货不全和集中生产与交货分散的矛盾。因此,这类服装企业应该加强订货的组织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将服装企业产品分为若干类,对于每一类产品选取代表性的产品,编制几个合理的搭配方案作为用户与供销部门签订合同时参考,确定供需双方都满意的交货时间。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